编者按:
受泉州市委组织部委派,我院教师柯向阳自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任安溪县尚卿乡园德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任职期间,柯向阳同志扎根基层,从乡村实情出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真情、真招换来了丰硕的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并获得乡、县两级表彰。他的工作心得《做新时代的拓荒牛》收入安溪县委组织部汇编的《我的驻村工作故事--省市下派安溪县驻村干部工作纪实》一书,现予转载。

山花落尽山长在,终日看山不厌山,扶贫干部要有山一般的意志,坚决响应党的号召,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气神。
融入
驻村,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真情,驻村更“驻心”,他乡亦故乡。那天,院领导语重心长的说:研究决定派你去挂职第一村党支部书记,不忘初心,不负使命。这么大的跨界工作安排,一听全蒙了,对脱贫攻坚政策的理解一知半解。开始融入圆德村,没有什么标准,但可以有很多种形式,路上遇到村里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攀谈几句,聊天的内容不刻意,主题也自由到飘忽不定;聊天的时间随意掌控,走到谁家门前都会停下来歇一歇,一句“老兄您好”“大嫂吃了吗”,开始驻村新的生活。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我,自小和父亲学会了各种菜梨地等农活,帮二叔做过木工活,和三叔上山打过石料,到四叔的炼钢炉拉过风柜,小时候所学,日常动动手帮乡民们做点事,使我驻村的工作融入上,得心应手,与村民拉进距离,了解掌握了贫困情况。
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结合每个贫困户的特点和原因,针对贫困户不同致贫原因“靶向用药”、“一户一策”,真正做到量身定做、精准施策。一本厚笔记上,把村里相对贫困户,按人员的年龄、不同学历、掌握的技术成分等类型划分,借助于安溪县尚卿乡有十多个淘宝村,又是藤铁工艺品高速发展时期,起到了“鹊桥”作用,至今,村民收入人年均上两万元以上,大部分家庭盖起了小洋楼。园德村此前村财紧缺,经过多方努力,与村“两委”就村里的优势,努力开拓营收,在村光伏发电、生态公益林、电厂分红等,村部与安溪盛威工艺品有限公司,达成投资分红合作,每年可为村部带来几万元的村财收入,并在原有的小型水电厂提高了租金,增加光伏发电的收益,投资乡里小城投分红等,村财收入可持续性达20万元以上。
旧貌换新颜
村民们的腰包鼓了,笑声多了,村里小康住宅鳞次栉比,通村公路整洁干净,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村中一片繁荣盎然的景象,一是经过全体村委和村民共同努力,共完成了4段角落公路约4公里公路的路面硬化工程,方便村民出行。二是将园德村旧小学一楼改造成文体活动中心,该活动中心配齐了棋牌室、阅览室、乒乓球室等,为村民提供稳定而舒适的活动场所。其次,建设塑胶标准化篮球场,配置乒乓球室,满足村民文体活动需求,凝聚村民力量。绘制墙体文化,篮球场围墙的墙画设计。三是兴建设综合活动中心,集卫生所和老年活动中心、党建活动室,影音电教室为一体。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凝心聚力,同奔小康,一个都不能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