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历史自觉,8月30-31日,慈山分院组织开展了以“追寻领袖闽都足迹,勇担强国时代使命”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在苏晓敏老师的带领下,13名学生队员共同参与,先后前往福建马尾昭忠祠、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和郑和史迹陈列馆等地进行实地参观与学习。

活动首日,实践队来到马尾昭忠祠。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队员们依次参观了“闽海警钟”“马江之殇”“马江毅魄”“甲午忠魂”四大展区,通过文物、图片和史料深入了解了中法马江海战中海军将士英勇抗敌的悲壮事迹。同学们驻足凝视、凝神聆听,深受震撼,深刻感悟海军将士“舰虽亡、旗仍在”的爱国豪情,纷纷表示要把对英烈的敬仰转化为奋进动力。

次日,实践队走进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系统回顾“船政学堂——近代工业——海军教育”的发展脉络。逼真的场景复原、沉浸式的多媒体互动,让大家零距离触摸“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艰辛探索,深切体会船政文化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开创意义。下午,实践队走进郑和史迹陈列馆,围绕镇馆之宝《天妃灵应之记》碑刻,深入了解郑和七下西洋“协和万邦、共享太平”的和平实践,深刻感悟中华民族协和万邦、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文化教育,更是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同学们在参观中深切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文化传承的重视,在交流中增强了团队协作与社会实践能力,在反思中提升了民族自豪感和时代使命感。

从“思政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同学们在边走边学、边思边悟中接受精神洗礼、汲取前行力量。大家一致认为,要把在闽都大地上的所见所感,转化为锤炼本领、勇担使命的实际行动,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慈山分院(人文与艺术学院) 苏晓敏】